<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信用南京
        无障碍阅读

        征集调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平凉:用好税收“工具箱” 民企发展“心气足”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0日 10:25 来源:信用中国 阅读 0

        近日,甘肃省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49条“硬核”措施出台,无疑对正在全面复苏回暖的全省民营经济注入了一针更有力的“强心剂”。在平凉,广大民营企业在各类惠企、助企、便企的税收政策扶持下,在金秋时节迎来了更加蓬勃的黄金发展期。大家纷纷表示:用好了干货十足的税收“工具箱”,民企发展的心气儿更足了。

        税惠加码

        赋能民营酒店升级“网红打卡地”

        正午时分,茶室古琴流声,茗香袭来。屋外的草坪上,孩童嬉戏,笑声阵阵;宴会厅里,服务员们举着托盘穿梭于餐桌之间,食客们边品尝美食,边称赞着平凉风味,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鸟语虫鸣,环境优美。既有雄奇景观,也有特色美食,这趟没白来!”来自兰州的游客王辉赞叹。

        这里是位于崆峒山脚下的平凉广成大酒店,是一家集温泉水疗、商务会议、住宿餐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园林酒店,也是全国首批、全省首家五叶级绿色饭店。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甘肃省十强饭店”“甘肃省饭店与餐饮业最具影响力品牌饭店”等荣誉,是平凉民营酒店的领头羊。

        疫情之下,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的生意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往年的生意都不错,特别是旅游旺季,餐饮和住宿都会被订满,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公司的生意受到了明显影响。”公司财务负责人朱小丽表示,“正在发愁时,税务局魏股长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说酒店可以享受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全程跟进,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心政策辅导,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朱小丽算了笔账,2020年1月至8月,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规定,公司享受免征增值税59.15万元、城建税16.05万元、教育费附加9.63万元、甘肃省教育费附加6.42万元;2020年1月至3月,享受抗击疫情免征房产税19.52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34.79万元,受益匪浅。

        为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纳税人渡过难关,崆峒区税务局及时梳理生活服务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自媒体信息随时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采取“精准+定制”的服务模式,为每户纳税人建立电子台账,载明应享受优惠政策、申报注意事项、协调处理联系人,通过钉钉、微信、QQ、斗鱼直播等方式,进行“一对一”远程宣传辅导,支持全区生活服务业“过冬迎春”。

        乘着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的东风,该公司顺利搭上了复产的快车。“国家给我们送来税收优惠政策‘红包’,酒店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5月,酒店被甘肃省总会工评为平凉首家‘全省劳模修养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儿还成了网红打卡地,刚刚举办了GSC‘甘肃文旅杯’·腾讯‘王者荣耀’陇东南赛区(广成站)电子竞赛。”朱小丽说,“最近山楂树林、柿子树林等景色很受大家喜爱,客房入住率、餐厅翻台率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十一假期酒店的预定率也十分可观。”

        银税互动

        助力农业合作社融资“不再愁”

        “我的合作社主要种植苹果树,套种马铃薯。因为不能使用大的机器,一年四季几乎都雇用工人,周围有很多老乡都靠在我的合作社打工补贴家用。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耕开始得比较迟,早熟马铃薯又要赶时节,人工工价又高,加上去年库存苹果、马铃薯销售也不是很景气,3月份账上可用资金撑不过2个月,买种、雇人都缺钱,求人跑贷款愁得我整夜整夜睡不好觉。”

        想起那段日子,庄浪县静心宛合作社负责人孙志刚依然心有余悸,“更让我揪心的是,老乡们也一直问能不能在我这找个工作先干着,缓过疫情这阵子,挣个化肥钱。”

        今年以来,为支持小微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保经营、稳发展、渡难关,充分发挥纳税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庄浪县税务局进一步深化“银税互动”合作,开展了全县范围内纳税信用等级为A、B、M级的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调查,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了解复产情况及扩大经营所需资金贷款需求。

        “静心苑合作社这种情况,在今年比较普遍,受疫情影响,有些民营企业开不了工,库存的产品销售也不太理想,部分民营企业资金短缺。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全力以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我们还积极与银行接洽,采取银税数据直连的方式,将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等其他涉税信息及时推送给银行。”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很意外,税务局主动上门居然是帮我申请贷款,他们不仅详细讲解了工行、农行、建行等五大银行的银税互动产品,帮我分析贷哪个行成功率更大,更是手把手指导我怎么申请。在他们的协调下,我通过邮储银行‘小微易贷’顺利拿到了40万元贷款,解决了春耕后的资金荒,买种子、铺膜、支付人工工资等都有着落了。”孙志刚乐呵呵地说。

        通过向企业负责人介绍“银税互动”银行信贷产品,平凉市各级税务部门与银行机构进行协调,以纳税信用为纽带,以银税互动为基础,以信授信、以信换贷,精准对接纳税人需求,积极推广“银税互动”的受惠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数据优势,同时收集银行及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信息,将“银税互动”由“线下”转到“线上”,有针对性地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信贷政策等服务,提升企业贷款成功率,帮助小微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今年前8个月, 全市通过“银税互动”累计帮助1176户中小微企业办理贷款18.63亿元。

        管家服务

        将民营老年养护院“扶上马”

        甘肃省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9条”中的第一条就是开放民营企业进入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在平凉崇信,全县第一家公建民营的老年养护院于今年8月投入运营,在这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从“扶上马”到“送一程”的贴心服务和优惠政策保驾护航。

        “项目管家就是助推企业快速建成运营的加速器,税收优惠持续加力更是及时雨。”崇信县老年养护院财务负责人林庆忠说,“税务局精心提供服务,涉税方面完全没了后顾之忧,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项目建设上,才能这么短时间建成运营。”

        崇信县老年养护院是崇信县第一家集高端疗养、医疗康复、健康旅居、智慧养老、老年大学以及失能老人护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设有床位200余张,旨在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养护服务和科学康复治疗。

        养老服务是养老保障的延伸,更是多元化养老体系的基础。为了切实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好,崇信县税务局在该项目实施第一时间,为其配备了“一对一”的“专家+管家”服务团队,全面梳理企业提供养老服务所涉及的增值税、耕地占用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做“税收政策明白卡”和“税收政策一本通”,印制宣传彩页,制作宣传短视频,先后10余次深入企业现场答疑解惑、征求意见建议,帮助企业顺利开工、快速建成。

        “投入运营仅一个多月,已经有18名老人成功入住,咨询、考察的人也络绎不绝,运营状况超出预期。”林庆忠分外喜悦。今年8月,崇信县老年养护院顺利建成,当地税务部门迅速启动非接触式办税流程和容缺办理机制,帮助企业完成税务登记,并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企业涉税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办理涉税事项,及时跟进问效,确保企业快速良好运营。

        顺利帮助养老企业建成运营,满足了养老服务需求,同时也扩大了就业岗位,拉动了区域经济。据统计,崇信县老年养护院目前仅医生、护工、护士30余人,且护工主要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随着入住老人增加、服务项目全面开通,用工岗位将持续增加。

        作为占国民经济半壁江山,贡献了“五六七八九”的民营经济,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后,在国家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一定会浴火重生,迎来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