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合肥市肥西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决贯彻上级法院部署和院党组提出的创新执行方法、推进执行工作要求,充分利用执行信息化建设优势,以线上执行代替传统的面对面执行,执行工作一如往常保持“在线”,既极大的减少了聚集性病毒传播的可能,也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叮铃铃!叮铃铃!”执行局副局长孙昊的值班电话响了,“喂!是孙法官吗?我有线索要提供,我终于找到被执行人了,但他就是不还钱,怎么办?”电话里传来申请人胡某紧张又激动的声音,这是一起追偿权纠纷案,被执行人李某一直躲避执行,申请人一筹莫展。取得线索后,孙昊立即拨通了被执行人的电话:“你好,是李某吗,你与胡某的执行案件时间这么长了,你为何还不履行?”“我现在没钱,就不履行。”李某迅速挂断电话,孙昊又给其发了一条短信,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法院将要采取的执行措施一一列明,但李某仍置若罔闻,于是孙昊副局长当即对其实行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人名单、冻结全部在用银行卡等措施。第三天上午,孙昊的电话又响了,“喂!孙法官,我要把钱还了,我有笔资金要流转,现在卡冻住了,寸步难行呀!”“哎!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你尽快把钱给了吧,我们给你解封。疫情只是一阵子,如果拒绝履行、逃避执行,终究逃不掉法律制裁。”
2月19日一大早,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贺某某主动给执行法官程前军打电话,要求履行还款义务。原来,申请人王某某与贺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被执行人贺某某并未按协议约定及时履行支付503846元货款的义务。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贺某某对收到的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置之不理,在电话中也声称无钱偿还。程法官通过网络+线下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到贺某某名下有一套房产,立即将该房产进行查封。此时,突发疫情阻挠了办案节奏,给执行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程法官及时转换工作方式,将线下办案模式转移到线上,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当事人进行沟通。电话中,程法官责令贺某某履行义务,否则将对其房产进行拍卖,一旦房产被拍卖,势必对其居住产生不利影响。贺某某原本对法官的告诫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但此次疫情的爆发,让贺某某深刻认识到住有所居、生活安定的重要性,遂主动电话联系程法官,表示尽快将钱款筹措到位并转账至法院执行款专户,要求暂缓对其房屋拍卖,本案得到有效执行。
“您好,我是刘某某……”2月20日下午16时38分,执行局内勤赵珊珊接到了一位被执行人电话,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执行人刘某某开庭时未到庭,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承办人卓玉俊副局长将其银行账户冻结,刘某某打电话给银行才得知自己已成为“老赖”,刘某某电话表示愿意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相关义务,内勤迅速与承办法官进行对接,卓玉俊副局长第一时间电话与被执行人刘某某进行沟通,并联系申请人李某做线上调解,执行工作顺利推进。
正义不会因为疫情而迟到!疫情防控期间,肥西法院执行干警充分利用“互联网+执行”优势,对新收执行案件提起网络查控,及时对查询的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支付宝、微信存款进行冻结,并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告知被执行人,敦促其尽快履行义务。看得见的执行工作暂停了,但看不见的执行工作一样也没落下,线上查控、视频和解、款项支付、网上评估拍卖……这些工作都在线上无声的进行。截止2月25日,肥西法院执行局纳入失信被执行人160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189人,执行结案30件,执行到位金额13095446.73元。